有一种情怀叫分享

2019-04-10

  有一种情怀叫分享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春天是起点,是成长,是希望。春天正是学习好时节,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为了更好助力青年教师的成长,北京市月坛中学于201942日下午开展了本学期的第二次青年教师学习共同体“分享”为主题的活动,活动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2018年区级教师专项重点课题分享;第二环节校长经验阅历分享。

针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扎实研究从而解决问题,助力教育教学工作。这一直是教育工作者追寻的目标。目标的达成离不开平台的保障,幸运的是西城区教科院科管中心为老师们搭建了这样的平台,每年的教师专项课题指导平台为老师们的课题研究做好了保驾护航。在2018年西城区教师专项课题申报中,殷桂范主任负责的《提升学生学习力的教学情境设计模式优化的实践研究》课题成为区级重点课题,学校希望通过此次在青年教师团队中的课题分享能吸引更多的其他学科老师加入研究团队开展课例研究,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助力。

首先教学处殷桂范主任作为课题负责人对课题的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设想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总体介绍;课题组成员韩文慧老师就“学习力”的概念以及各学者提出的关于如何提升学习力所作的文献综述进行了汇报;史维幸老师就基于“真实情境的实验探究”课例进行汇报,提出课堂教学要从知识传递型到知识构建型进行转型;安平主任结合对高一学生学习力的问卷调研反馈和四个引人入胜的信息技术课例向青年教师展示了教学情境设计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力的效果。扎实的课例研究,很是贴近教学实际,分享现场,青年教师们对参与此次充满了期待。

经验是成功的基础,阅历是成功的指南,资历是成功助力。年轻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需要必要的经验引导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学习共同体分享活动的第二个环节也是令青年教师最为期待的环节即“校长经验阅历分享”环节,在青年教师与张文生校长的面对面的交流中,张文生校长神采奕奕,回答老师们的问题娓娓道来,针对各位青年教师的困惑和提出的问题,张校长结合自身经验和阅历回答了青年教师提出的如何做好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如何读书、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以及校长眼中的一堂好课等问题做了有针对性的回答。

充满智慧和人生阅历的前辈的对话是充满情怀和哲理的,对台下每位青年教师的触动良多。多元的对话对应着他们多重的身份,此时的他们既是需要快速成长的年轻个体,又是学生的课任老师,有些还是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还有的已为人父母。不同的身份对应着不同的责任,同时可能也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对此校长都一一作出详细解答并给出具体建议。

作为一个发展的个体,校长建议青年教师要多读书,从经典开始读起,逐步将看到的、学到的、悟到的纳入自己成长认知体系,形成个人的观点或思想。

作为教师,讲好课才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本领。那么什么是一节好课?张校长给出了答案,一节课做到“不俗、不散、不空、不假”,做到这些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好课。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公平公正的对待班里每位学生,在同学面前还应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作为家长,对待未谙世事不懂道理的孩子,不能严苛的与其讲道理,也不能棍棒教育,要充满耐心和同理心,免得以后留下遗憾。

分享是一种情怀,现场对话更是一种深度学习。近距离地聆听张文生校长人身感悟,青年教师收获满满,“率先垂范、公平公正、尊重学生”这些名词在青年教师们头脑中有了更具体的诠释,感谢有这样一位智者在教育改革浪潮里引领着我们踏实稳健的走特色发展之路!